close

一、遠程兵器篇

在古代,日本曾經廣泛的向中國學習各種技術和知識。在軍事方面,他們也引進過中國式樣的遠程武器。但是,這些武器最後還是逐漸的被更適於日本本土國情的武器所替代了。本文所討論的遠程兵器都是所謂的正規化武器也就是被軍隊正式化採用的武器,而不包括那些忍者,差役們所使用的各種奇門武器,因為這些武器很無法找到相應的事物作為比較,這也就有違本文的初衷了。



弩的日語音讀為“ど”,據說最早於618年被從高句麗引入日本,因為當時朝鮮送去了兩名中國戰俘及一些零散的武器裝備。 (《日本書紀·推古紀》:二十六年秋八月,癸酉朔,高麗遣使貢方物。因以言:“隋煬帝興三十萬眾攻我,反之為我所破。故貢獻俘虜貞公、普通二人及鼓吹、弩、拋石之類十物,並土器、駱駝一匹。”)

到672年的時候,弩就已經用於日本的戰爭中了,並留下了“箭如雨下”的描述。不過根據特恩布爾的觀點認為,這樣的描述指的應該是弩床而不是手持的弩,儘管這兩者在日本都有使用。在此期間,製造弓弩的弩師成為一種優等職業而倍受嘉獎,並且留有在軍隊中配備弩並展開集中訓練的記載。在835年的時候,一位叫做島木史真的人還成功地對中國弩做出了改進,產生出一種可以向四個方向射擊的武器。 《續日本後紀》卷4承和二(835)年九月十三日乙卯條載:“外從五位下島木史真,機巧之思,頗超群匠,欲備邊近兵,自製新弩,縱令四面可射,迴轉易發。是日,大臣以下執政於朱雀門,​​召集諸衛府,以新弩試射之。向南而發,唯聞機發之聲,不視矢去之影,亦其矢所止不得的知。””。據“迴轉”兩個字推測,島木設計的似乎是為防守陣地所用的大型機械長弩。在838年,美濃的官員訂購了四架這種新武器來替代20張老舊的弩,《續日本後紀》卷7承和五(838)年五月十一日丁卯條載:“美濃國言:'古樣弓弩,不可中用,徒加修理,何用之有?今須棄古樣廿腳,更造新樣四腳。 ’許之。 ”在九世紀60年代,日本還因為考慮到受到朝鮮的新羅入侵的可能性,就把弩床安置在沿海的一系列可能遭到入侵的地點。894年,在日本與朝鮮船隊的戰鬥中弩也得到了使用,不過至於當時使用的是手持弩還是大型的投射弩就已經不可考證了,根據日本史料記載,在元慶之亂的時候為了鎮壓在秋田地區叛亂的蝦夷人,大和朝廷共損失了29張弩和100張手弩。

因為沒有日式弩保留了下來,所以不可能準確的弄清楚他們的外形和運作方式了。不過根據記載可以確定的是,它們與中國式樣的弩有所不同,儘管這可能僅僅出於島民的自傲。與中國弩的作用方式不同,日本發展出了用來拋射石頭而不是發射弩箭的弩。




圖:日本古代所使用的中國弩的仿製品,通過發射石彈來殺傷城中的人員。
(注:關於這張圖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因為該圖為馳騁在十年前為一本兵器雜誌的古代武器專欄所畫,為保持風格一致就採用了手繪的方法,但是osprey出版的[遠東攻城武器]一書中卻將其當成了日本人所畫的作品,還在後面加上了[日本資料]的註解)

在描述前三年之戰(1056-64)的《陸奧話記》中,同時出現了發射石塊和弩箭的記載“自十六日卯時,攻戰終日通夜,積弩亂發,矢石如雨。城中固守,不被拔之。官軍死者,數百人。”。書中還對叛軍固守最後的據點廚川柵做了這樣的描述“柵上構樓櫓,銳卒居之。河與柵間,亦堀隍。隍底倒立刃,地上蒔截刀。遠者發弩射之,近者投石打之。適到柵下者,建沸湯沃之,振利刀殺之。”由此可見,當時的弩已經被作為守城武器中的重要組成來應用了。而在攻城戰中的另一種選擇就是使用弮(石弓)來進行對射(譯者註:在當時的日本,所謂的石弓其實就是一種以類似弩的機理髮射石塊的守城武器,一般為固定式,但是射程有限。而在現代已經成為了弩的通稱,一般日本人會將crossbow翻譯為石弓)。在描述後三年之戰(實際上從1083持續到1089年)的《貞和本後三年合戰繪詞》中,英雄人物伴次郎傔杖助兼就險些被打中受傷,不過因為身手敏捷而躲過了。在另一本叫《奧州後三年軍記》的物語中也講述了同一場戰鬥,我們可以在其中讀到這樣的記載“遠射矢,近石弓”。 (譯者註:此處記載顯示,石弓的射程要比弓箭為近,這似乎很奇怪,但是對於石弓還有一種解釋,就是把石頭裝在網袋裡懸掛在城牆上,當敵人接近時鬆開網袋,石頭掉下砸傷敵人。此處的石弓可能為此含義。)

因為弩的使用較為複雜專業,需要專門技術上的支持,因此弩慢慢的在日本這個習慣於馬上武士揮舞長弓作戰的社會消亡了。政治因素也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因為弩需要材料用來生產及維護,使之保持良好狀態。故隨著平安朝中央集權程度的下降,弩手的訓練水準也減低了,善用弩的人越來越少。不過在描寫1156年的保元之亂的《保元物語》中仍然出現了““源為朝勇臣,三町礫紀平二大夫”(源為朝以三町之遠投石打死紀平二大夫)這樣的描述,這樣遠的距離應該是使用投石弩達到的。(注:町為日制單位,約109公尺,三町即為超過三百米的距離。)

關於日本弩的最後記載出現在1189年,源賴朝統帥一支軍隊討伐逃往東北的兄弟源義經及其盟軍奧州藤原氏的時候。當賴朝進攻一座靠近厚樫山(阿津賀志山)的堡壘時,他手下的伊佐為宗冒著無數致命的弓弩取下了十八個首級。 (此段描寫出現在《吾妻鏡》中,伊佐為宗即為陸奧伊達氏之祖)

但是自此之後弩就從日本的文字記錄中消失了。在一定程度上這是因為13世紀的日本處於相當穩定而不間斷的和平時期,除了1220年的承久之亂和蒙古入侵以外。正是這樣的時代讓這一門特殊的技術就此幾乎完全消失了.

按理來說,弩代表著遠程武器的發展方向。中國,西歐都經過了用弩替代弓的過程,畢竟弩有著超常的射擊距離和極高的精度,威力上更是強過弓箭很多。但是在日本弩的發展也有面臨著幾個的困難:日本地形多山,很多地區更是丘陵起伏,在這樣的戰場環境之下弩的射程優點難以體現,畢竟弩在復雜地形之下的使用要打一個很大的折扣。

雖然弩可以容易的達到較高的精度,但是相對於弓來說它的上法比較困難,需要手上、足上、腰上等方式,而且其裝填較為不便,無法連射(日本未出現類似於中國裝備的連射弩,不過連射弩也有其自身的弱點,即穿透力較差),裝填下一支矢的時間約為10~15秒,這在日本特色的戰爭中是較為不利的。

在世界歷史中,弩的主要作用是對抗騎兵,以及那些身披厚重鎧甲,難以被弓箭所傷害的部隊。中國古代就試圖以裝備強弩的步兵隊來對抗游牧民族的騎馬射手。因為騎馬射手的機動性雖高,其射程卻無法和弩相比。漢朝時李陵所帶的三千步卒正是靠著強弓勁弩才擋住了匈奴人的圍攻。因為在廣袤的草原上雖然沒有可以敝體用的障礙物,而步兵隊卻可以通過使用大盾來掩護自已,而騎兵則會沒有掩護的暴露在弓弩的火力之下。宋朝的時候還有所謂的《平遼萬全陣法》,其主旨就是利用弩和神臂弓的射程優勢來以之壓制遼軍的騎兵部隊。

相對來說,弓箭雖然有著射速較高的優點,在對付快速移動的騎兵部隊的時候卻難以發揮作用。而弩較高的初速和命中率則更適合於這項任務。而在在歐洲,裝備厚重鎧甲的騎士是中世紀戰場的主宰者,根本不是那些匆促徵召起來,使用簡單弓箭的步兵可以阻擋的。意大利的弩手也因此為各地的王公伯爵所僱用,擔任軍隊中遠程部隊的角色。只有英國人因為有著長弓這種強大的武器而相對忽略弩的使用。在阿金庫爾之戰的時候,法王麾下即有6000名熱那亞弩手,由此看見弩在歐洲所得到重視的程度。

雖然長弓在百年戰爭中戰勝了法國的騎士,但是盔甲的發展讓弩的重要性越來越提高。歐洲在弩的製作上有一個關鍵的創新,即使用鋼片製作弩體,這是最早大量使用弩的中國人所沒有想到的。有高強度和韌性的鋼片進一步增進了弩的穿透力和射程,儘管相應的代價就是其發射速度又降低了一些。一般來說,西歐發展成熟的弩由一下幾部分組成:弓,弦,柄,鐙,鬆緊旋鈕,扳機。其式樣則包括滑車式弩,槓桿式弩,齒輪式弩。在配備了穿甲箭的情況下,其穿透力足以在一定距離外穿透文藝復興式板甲(這個距離視鎧甲和弩的不同而不同)。直至今日,意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的傳統衛隊仍為身穿17世紀服裝的弩手。

但是,在日本則有著其特殊的情況。受制於多山的島國地貌,和於大陸隔絕的事實,日本的騎兵部隊始終數量和質量都較差,騎兵戰術也非常的落後,沒有發展出真正的騎兵集團戰法。騎馬武士們往往向古代北歐人一樣,只是將馬作為一種快速的交通工具,而在作戰的時候常常仍會選擇進行步戰。佛洛伊斯和教會的書信中明確提及了日本人下馬戰鬥的事。 [三河物語]等書的描述中,也都出現了下馬戰鬥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弩來對抗大規模騎兵部隊的做法自然就喪失意義了。

相對於製作簡單的丸木弓,竹弓來等說,弩的製造工藝和成本已經遠遠的超出了各地割據統治者的實力,從選材、製作,到調試的一系列過程都需要專門的工匠和製作設備,而維護工作也同樣的複雜。在當時的日本只有朝廷和幕府才有一定的資源來進行弩的仿製和批量生產,這也就是弩之所以在十世紀之前能得到日本統治者的重視和應用的原因,但在外來入侵的威脅消失之後,再也沒有人願意把大量的資源投入到這種昂貴的武器的製造與使用之上了。

一般來說弩需要發射專門的箭矢, 雖然日本人通過製造投石弩的方法間接解決了這一問題,可是弩的精確度也因此大打折扣,只能作為投石車的小型替代品而使用了。再加上後勤上的壓力最終導致了弩這樣一種武器的被棄用。





圖:一名武士在觀察一張弩。這也是一張發射弩箭的弩,而非發射石頭。





圖:信長之野望[革新]片尾動畫中出現的弩。

其式樣非常的奇特。據說為竹木結構弩,但是缺少詳細資料。






圖:Osprey的畫師根據現存的資料所畫的插圖,描繪的是源賴朝的軍隊在1189年進攻厚樫山(阿津賀志山)時所遭遇到的弩。






圖:一名武士在操作一張大型的射箭弩。但是特恩布爾的原書中沒有給出更多的關於其年代的細節。

該弩被架在木製支撐之上,但其調整射角的架構似乎比較粗糙。

日本鎧甲技術相對落後,全世界範圍中也只有日本人和台灣高山族利用竹子來製作鎧甲(注:在美洲的印地安人也會使用木頭來充作盔甲)。雖然日本鎧甲樣式威武,製作豪華,但是日本弓箭所發射的箭矢已經有足夠的威力來穿透它。而當日本鎧甲製作技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的時候,先進的火器——鐵炮已經得到了大規模的使用了,因此弩在日本歷史上始終都只是一個匆匆過客,我們只能在只言片紙中發現它的存在。其殘存的痕蹟之一就是在一種叫做“將棋”的日本棋類游戲中保留了弩兵這個棋子。

弓箭

關於日本弓的文字記錄最早出現在《魏志·倭人傳》中。據日本人自己的考古發掘記錄顯示,早在繩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早期式樣的複合弓,及後來流行的丸木弓。至於箭簇則以黒曜石為主。

而在奈良時代的時候丸木弓已經成為了當時日本的主要弓箭種類。這種弓箭製作極度簡單,僅僅是將木條浸水(好一點的浸油)後製成弓胎,捆上繩子就是了。為了彌補其彈性不足,射程極近的缺點,丸木弓的弓體被造的相當之大,號稱等身長弓,不過其可以拉開的角度也非常的小了,至於弓材一般選用橡木,榆木一類。不過著名的“梓弓”所選用的到底是怎樣的材料如今已經難以考證了。

相對於歐洲發達的製弩技術,日本人仍然喜歡在戰爭中使用弓箭,關於這一點我會在後面做進一步的討論。不過在歷經長期戰爭的幾百年之間,弓箭已經在日本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即使在戰國後期,鐵炮得到廣泛的使用之後武士們也不願意放棄手中的弓箭。所謂的“弓馬之道”已經成為了武士的一種禮儀之道和才力乃至名望象徵,身為武將就要經常性的進行弓術的鍛煉,各種鷹狩、​​圍獵也可以看成是這種社會意識的反映,這種帶軍事性質的強身健體的活動更成為了很多武士愛好,德川家康在79高齡的時候還惦記著要去圍獵。至於優秀的武士則往往被稱作“某某地的弓取”,如著名的今川義元和其後的德川家康都被稱做“東海道一弓取”。 (這一點和波蘭人極為相似,雖然波蘭翼騎兵的同伴騎士們在戰場上並不使用弓箭,卻也把弓箭作為身分象徵的組成之一)不過自這一時期之後隨著弓箭在戰場上的地位逐漸被鐵炮取代,也開始從戰場上殺敵的手段向鍛煉身體的弓術轉變了。

平安時代後期,1045到1068年間後冷泉天皇的時代產生了叫做"伏竹之弓"的弓箭,即在木製弓體外加貼竹片以增加彈性的簡單複合弓。在室町時代到應仁之亂的年代則流行被稱為重藤弓或四方竹弓的弓,即以四方竹片作為弓胎製成的複合弓。隨著日本弓箭的發展,丸木弓逐漸被武士們所棄用了,不過足輕們還是要依靠簡單的丸木弓或更差的土製竹弓。

在弓箭的製作過程中需要用一種叫“魚膠”的動物膠來粘接竹子與木頭。為了防止木弓的破損,經常用藤和白樺樹的樹皮將它捲起,而由於復合弓比木弓更易開裂、更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影響。所以通常會用麻線將弓身捲起(就是那個千段卷,意思就是捲成一千層)並用漆把弓身塗好--這個就是普通的塗弓。而在黑色的漆上再以間隔的方式裝飾上白色的細藤條之後的產物就是有名的“重藤之弓”。由於弓種類和顏色的不同,把手(就是手握著的那個地方)偏上的稱為“本重藤”,相反靠下的是“裡重藤”。而在每2個地方、或者每3個特定的地方再附加上藤條的稱為“二所重藤”、“三所重藤”。 “塗籠藤”則是在這個基礎上將捲在弓上的藤也塗上漆,同理塗上朱漆的稱為“笛滕”。現代日本弓道中使用的仍然是重藤弓,售價相當高昂。

在日本弓弦有時會被塗成紅色一類的特別顏色,而在平時不使用的時候會被轉入專門的“弦袋”之中,就這一點來說世界各國都比較一致,因為弓弦在潮濕的情況下彈力會大大降低。在資治通鑑中就記載過李世民在頡利和突利聯合進犯的時候,以“現在大雨連綿,敵軍弓弦鬆弛不足懼”來消除手下諸將對突厥騎兵的恐懼心理。古希臘特里克的弓箭兵也會在胸口掛一個口袋,專門裝住用於替換的弓弦。在日本則還有專門用來呈放備用弓弦的小洛車。在古日語中,裝箭矢的帶子叫做"靫",在奈良時代叫做"コロク",平安末期則叫做"空穂"。武士們所用的箭囊還會在上面縫上皮毛以防止被水打濕,這樣的高級品又被叫做"箙"。雖然有著這麼多不同的稱呼,不過其實都只是布製箭囊而已,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戰國時期所流傳下來的實物了,不過還有一些江戶時代的產品可以讓我們了解古代武士所用的器物。

在日本這個崇尚勇武的國家裡弓也和其他武器一樣,被賦予了某種儀式上的意義。當朝廷有新的皇子誕生的時候,就會舉行鳴弦儀式,以祈福免災。在日本民間也有在新年的時候送給孩子叫做破魔弓的弓箭模型的傳統,將破魔弓放在屋子的房梁之上,希望能防止鬼怪的侵害。 (日本傳統的大將裝束的玩偶--五月人形一般也會在背景上放上模型弓箭,這種小弓箭有時也會被叫做破魔弓)

日本所用的矢分為徵矢和鏑矢(響箭)。徵矢就是戰場上所用的箭矢,較為粗大,明軍在形容日本弓箭的時候就用了"長弓巨失,近人而發"的說法。一般來說日本多數箭簇的前端都不是特別的尖銳而呈人型,其寬度往往超過長度的一半。雖然殺傷力有所增大,卻也讓射程受到了影響。日本還有一種特有的箭簇叫做"狩鋘",適用於切割,其形狀為半月形,在蒙古也有類似形式的箭簇的發現。其箭簇的材料受條件限制比較多樣化,鐵質,骨質,石質,銅製並存。日本著名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小學時代就在奈良的竹內街道拾到了大量的石簇碎片。在古代也有使用豬牙或鮫齒經過簡單加工而製成的箭簇,不過到了戰國時期就已經以鐵製為主了。隨著生產力和技術的進步還產生了一​​些非常精美的鐵質箭簇,在其上鑲嵌金銀,製作出鏤空的花紋,堪稱高級藝術品,不過也只有大名家級別的豪門才能使用。箭羽也是如此,選用的材料和製作方式非常的多樣化,但是仍以鳥羽為主。






圖:起金嵌錯紋之箭頭,樣式相當的豪華。

圖片來自於《亞洲古兵器圖說》,為夏爾-畢丹所藏。

在貫穿整個日本歷史的諸多戰爭中,弓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關於弓的記載和描述。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弓的威力和射程都是相當的有限,無論是丸木弓還是竹弓。即使日本人也承認這一點,在很多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渾身插滿了箭卻能站立不倒的武士。比如黑澤明的《蜘蛛巢城》中的主角,身上插了二三十支箭卻竟然還能走路。雖說是在一定程度的藝術誇張,但竹弓的威力貧弱也是不爭的事實。在日本的各種關於戰國的遊戲中也體現出了這一點。比如在信長12革新中,弓兵的初始威力就只有可憐的16。至於說到射程上,日式弓箭更是遠遠的落後於世界上多數的軍用弓。與其相鄰的中國,朝鮮都早早的造出了射程達200-300步的強弓。在中國民間有"百步穿楊"的傳說,但是日本傳說中的神射手那須與一卻只是射中船上的折扇。雖然只是民間傳說,卻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了雙方弓箭發展水平上的差距。而著名的英國長弓的射程高達二百五十米,在相當的距離外更是能擊穿法國騎士的鎧甲,雖然當時騎士主要裝備的只是鎖子甲,還未大量使用較為先進的板甲,但是這樣的威力也已經是相當的驚人了。但是日式弓箭呢?很可憐的只有20-30米。看過大河劇(源義經)的朋友也可能會對一個場景有印象,就是年輕的義經在到了奧州之後,手持重藤弓於自己的住所練箭,而箭靶和他的距離大概還不到十米。日本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們在步行作戰時會採用一種較為特別的握法,握弓的時候握在稍微向上的地方。採取這種位置可以讓弓整體向上傾斜,可以讓箭飛的更遠。而在使用大型長弓的時候則會將弓的一端立於地上發箭以提高準確度。為了讓弓能更穩的插入地面,江戶時代還出現了在弓的一端安裝槍頭的做法,同時也使弓兼具長槍的作用,只是其實際效果可能不佳。

在應仁之亂以前,弓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只是一種輔助性質的武器。既不足以阻止敵人的衝擊,又難以有效狙擊遠處敵人,只能靠漫射來彌補精度上的不足。武士們習慣騎在馬上使用重藤弓一類較好的弓,足輕們則在隊伍中攜帶著自己的丸木弓參戰。這樣的部隊組織其實是沒有辦法應付大規模戰鬥的,他們能戰勝入侵的元軍更大程度上還是靠所謂"神風"的幫助。不過在著名的《蒙古襲來繪卷》中出現的騎馬武士多數都手持竹弓,顯示出當時的弓已經成為武士上陣時的主要武器之一,"弓馬之道"的說法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廣泛為人們所接受。

當歷史發展到戰國後期鐵炮大量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日本的弓箭就已經日趨沒落,不過它還是在武士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掌握弓術更是身為武士的必要條件之一。吉川經家的絕命詩"武家世傳梓弓寶,相得益減亦同盡"更顯示了弓作為武士精神傳承上的重要意義。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竹弓這種除了廉價以外沒有顯著優點的武器卻在數百年間的日本戰場上一直居於主體地位呢?這也是困擾了很多人的一個問題。日本人自己也提出了很多解釋。我自己總結出了三點原因。其一,日本長期處於戰亂之中,生產力發展水平極為低下,各地豪族長期爭鬥不休,造成了對武器的大量需求,這時製作極其簡單,耗費約等於零,而且又不用擔心後勤問題的簡單日式弓就成了這些家族武裝自己領地上的足輕的唯一選擇(還有就是竹槍了。。。。)其二個因素就還是日本的地理條件了。日本地形多山,交戰距離較短,而且缺乏大型動物。畢竟大型動物在弓的製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動物的角,筋腱都是複合弓製作過程中所必需的。不過日本多數地區的氣候又較為潮濕,弓難以較長時間保持好的彈性,這也影響了弓的性能。最後一點原因就是日本人獨特的戰爭觀了。雖然很多武士在戰場上都攜帶弓箭,可是他們在諸如一騎討一類的戰鬥中仍然寧願使用刀劍,認為這才是真正榮譽的方式。在這裡引用赤軍“宛如夢幻”中的一段描寫“毛利方勇將品川大膳立馬飯梨川邊,看到一名身著赤絲威大鎧、頭戴鹿角脅立兜的武將在對岸馳騁,於是放聲挑戰。來將正是山中鹿之介,他大喝一聲,接受了一騎討,拔刀繞水來鬥。品川大膳彎弓發箭,被鹿之介躲過——四周軍兵齊聲吆喝: “使用弓箭,何等的卑怯! ”大膳於是拋卻弓箭,提刀來迎”。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人認為在武士之間的決鬥中還是要靠刀劍說話,使用弓甚至被認為是一種下流卑鄙的行為。這種看法和古代希臘人其實到有幾分相似,他們非常重視重裝步兵在戰場上的作用,而忽視弓箭的作用。弓箭手一般由低位較低,購置不起鎧甲的人擔任,或者乾脆僱傭斯泰基人。 “弓箭兵”一詞在希臘語種還有"***士兵"的意思。





圖:出自於《軍容記》。足輕身後帶著(武士掛在腰間)箭筒,並用有色布袋罩著,作為身分識別的標記

投石兵

在希臘羅馬時代的投石兵主要由最貧困以致於完全無法支付武器裝備費用的人組成,他們的任務是在主力部隊發動進攻之前打亂對方的隊形,為了增加射程與威力他們還使用投石器一類簡單有效的裝備(著名雕像米開朗琪羅的大衛手中的即是投石器,其實就是一條簡單的布帶,利用了離心力的原理),不過石頭畢竟難以造成致命​​性傷害,因為如果要增加殺傷力的話,石頭的體積的增大必然在同時導致射程的下降。能把人砸死的石頭更是扔不出多遠。

投石兵這種單位是適應於當時希臘諸多城邦混戰,正規部隊以重裝步兵(所謂的重裝步兵其實只裝備有頭盔,大盾及已胸甲為主體的簡單盔甲,石塊還是能對他們造成足夠的威脅的)為主的形式的早期戰爭形式的,在雙方主力部隊開始戰鬥之後投石兵一般就會撤離戰場以為後續部隊讓出道路,同時防止誤傷混戰中的己方單位。而在古羅馬共和國時代,民眾被分為六等,第五等級的貧民在戰時就充當投石兵的角色。由此可見,投石兵始終都是作為一種低級輔助部隊存在的。不過正規的戰士有時也會使用這一武器。在一個出土的古希臘陶罐上就繪有把投石袋掛在長矛上的重裝步兵。

而在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的戰爭進入騎兵統治的時代之後,投石兵的作用就越來越被弓箭兵和弩兵所取代,也沒有將領願意徵召一群投石兵進入戰場。大家也很容易就可以想到這樣的場面:一群衣衫襤褸的投石兵在騎兵的衝鋒下只來得及投出一次石頭就遭到了殘酷的殺戮並迅速的潰敗還衝亂了己方的陣形---- -----伴隨著弓箭和十字弓製作水平的日益提高,而石塊又不能對著重甲的士兵造成致命的威脅,投石兵也就就慢慢的淡出了古代歐洲戰爭的舞台。但是在當時的日本,情況又有所不同。面積不大的日本狼煙四起,各地大名征伐不休,與千餘年前的古希臘時代到頗有幾分相似。再加上日本多山限制了騎兵的使用,日式鎧甲的防禦力也很成問題,佔據軍隊主體的足輕更是很多都沒有可以披掛的甲胄,這種特殊的環境給了投石兵繼續存在的機會。

在著名的三方原合戰中,武田軍小山田信茂所部“新眾隊”的表現頗為引人注目。他們每個人都攜帶一兜拳頭打小的石頭的,在合戰開始的時候就臨近敵陣以石頭相拋擲。日本的弓射程近精度差,當時的鐵炮也好不到哪裡去,三河兵手裡也沒有多少。這些的拋石兵竟然給石川數正部造成了意像不到的打擊。當時信玄手下的投石兵的作戰任務本來應該也是打亂德川軍的陣型,引誘心浮氣躁的德川軍主動出擊來給自己的部隊找到攻擊的機會。而石川數正部為了防止己方的陣型被打亂,也只好硬著頭皮向前衝殺,拉開了德川家三方原慘劇的序幕。不過在史料中沒有提到過日本的投石兵有使用類似投石器,投石索一類的裝備,因此估計他們主要還是依靠臂力進行投擲,那麼經過訓練的投石手的有效射程大概為20-40米。不過在日本水軍投擲炮烙玉的時候,也會用到一種一點五米長,一端為網袋的簡單投石器。

標槍

在日本古代史記載中,有提到大人國善用弓箭和標槍。 “晉永嘉二年,有鷙鳥集於始安縣南,……民周虎得之。木矢貫之鐵鍊。其長六尺有半。”不過這樣的長度的木矢可能就是標槍。在《尚書》中也有“肅慎來貢巨矢”的記載。

在明朝抗倭戰爭中,戚繼光留下了倭寇中有標槍兵的記載:“不露竿,突忽而擲,故不測”。但是關於倭寇中日本人數量的問題始終是一個很大的爭論,近來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國人其實是倭寇的主體,而這些人可能也只是中國人。所以仍然難以確定日本在當時是否仍把標槍作為一種武器使用。不過在戰國時期中標槍就沒有在日本出現過了,雖然在網絡上一些中文資料中提到前田慶次善用標槍,但是似乎缺少相應的史料支持。現代的日本標槍是從明治維新之後作為一種體育活動引入的。儘管標槍在中國有著的廣泛使用,但在日本可能是限於其臂力普遍較差,而且標槍在扔出後就難以回收的缺點而沒有被大規模的使用。



游侠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ido001 的頭像
    heido001

    緣份遊戲網 - 備份站

    heido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